“二重奏”奏响陕西供水最强音


  水是生命之源,群众吃水的事情尤为重要。县城供水,是陕西省委、省政府明确给陕西省水务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在84个县城发展受水制约的背景下,作出的一项战略选择。陕西省水务集团通过制定相应措施来实施此项业务,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实抉择:用市场力量推动供水升级2013年7月,陕西16个县城用水告急;2014年7月,商南县、山阳县县城水荒。


  吃水都解决不了,发展就更受影响。陕西延长石油公司计划在富县投资216亿元建设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工程投入运行后,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还将给当地每年增加3亿到5亿元的财政收入。这样一个对富县意义重大的项目却因供水问题屡被搁浅。“县城有两个水源地,理论上日可供水1万吨,但由于管网老旧、水压不稳等问题,每天只能供水3000吨,而县城实际需求为6000吨,缺口将近一半。延长石油项目的实施意味着每天还要多出2万人的用水,怎么解决?”说起当时的窘境,时任富县供水公司经理袁晓建如此说道。


  在发展受掣肘的背景下,陕西省作出了一个现实的选择:由陕西省水务集团与县政府合作,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来完成县城供水的重任。2014年8月,陕西省政府专项会议明确:省发改委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省财政厅每年整合2亿元资金,用于县城水源开发、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安排2亿元资金注入水务集团,作为县城供水资本金。


  对于政企“联姻”发力供水市场的前景,一直把还贷能力作为放贷重要标准的金融机构很有信心。2014年10月10日,陕西省水务集团与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中信银行西安分行、浦发银行西安分行签订县城供水金融合作协议,三家银行为集团提供180亿元融资贷款,用于县城供水水源、水厂和管网建设、信息化改造等。至此,一场全省性的县城供水大变局拉开大幕。


  富县模式:星星之火已经燎原2014年9月9日,陕西省水务集团与富县县政府签订供水合作协议。


  陕西水务集团在富县启动全省第一个县级供水市场化试点工作以来,投入资金3亿多元,对富县县城水源和供水企业进行统一整合和管理,通过扩建水厂、铺设管网、更新设备,新增日供水能力5000立方米。运行一年后,新建第二水厂实现供水,解决了延长石油项目的水瓶颈,富县供水跨入“高铁时代”。“2015年以来,集团围绕中央‘两手发力’治水兴水思路,勇于担当、大胆创新,扎实推进供水市场化工作。通过实践与推广,探索完善供水‘富县模式’,目前已完成近60个市县的供水市场化项目合作。‘三供一业’接收中省企业213家,新增用户15万,用水人口51万,每年新增供水量3600万立方米。”陕西省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瑜说,“我们已开工水源、净水厂、管网改造等项目121个,总投资40多亿元。已经新建、改扩建供水管网841公里,管网漏损率降低了5%。日供水能力超过90万吨,满足近500万人口的用水需求。”


  “通过市场化运作,陕西水务集团盘活了国有资产,变资产为资本、变资本为资金,加大了筹融资力度,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提升了全省县城供水的能力和水平,并在项目融资、投资建设、供水企业经营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促进了地方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多方利益共赢。”5月30日,陕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杨三省在陕西水务集团调研时说。“确保不因水问题制约地方生产生活和招商工作,这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也是我们作为公益性国企的责任和承诺。”王瑜说。


  洞河模式:开创陕西公益性项目建设新途径从汉阴县城出发,约20分钟左右,就来到了汉江北岸月河一级支流洞河下游,陕西省首个PPP水源建设项目、陕西“双十双网”重点水利工程——洞河水库已经基本完工。


  陕西水务集团采用“土地增值变资金”的思路,以项目所在县配套地块抵押为担保,与兴业银行签约为项目筹措资金1亿元,争取落实中央专项基金0.5亿元。洞河水库的开工建设打破了陕西公益性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管理完全依赖政府的体制机制,探索了水源项目的市场化途径,开创了陕西以市场化手段促进公益性水源项目融资、建设和管理的新路径,开创了陕西水利项目市场化运作和水务建管一体化的新局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仅是洞河水库,商南县清油河水库、山阳县磨沟水库、洛川县李家河水库、韩城小迷川水库等一批因投资不足而搁置几十年的省重点水利工程得以动工建设,将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动力、水支撑、水保障。


  陕西省水务集团供水公司总经理韩宏说,截至目前,集团共实施水源建设项目25个,计划投资53亿元,建成和在建水库16个,总库容近5亿立方米。22个县实现了“双水源”供水。“我们计划‘十三五’修建30多座水库满足县城居民饮水。以后要保证每一个县城都有双水源,居民不断水,生活有保障。”王瑜的话掷地有声。


  城乡供水一体化:同网 同价 同质 直供到户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让农村基层群众也能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陕西水务集团根据自身特点,结合陕西实际,积极将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大胆探索创新城乡供水一体化新路子。


  2015年11月,陕西水务集团与宁强县签订阳平关镇集镇供水合作协议,接手阳平关集镇供水的建设、管理和经营,让当地群众真正饮上“优质水”、“放心水”,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承诺变为现实,标志着陕西水务集团倡导的“绿色服务泽基层,共享发展惠民生”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理念正式落地。富平县供水公司供水范围覆盖14个镇2个街道办,供水人口7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6万人。“在2015年12月4日,陕西水务集团与富平县签订了供水市场化合作协议之前,淡村镇是富平县唯一没有实行集中供水的镇,水源严重不足,漏失率达50%,每逢夏季用水高峰期,群众上访不断。自富平供水移交到省水务集团后,集团对淡村镇的10个村管网工程进行了高标准的规划设计,投资2230万元,群众用水有了质的飞跃。2016年2月,富平县全县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富平县供水公司副书记、副总经理王媛说。


  2018年,陕西水务集团在商洛市实施了多项产业扶贫项目。其中丹凤县棣花镇供水应急改造工程、柞水县营盘镇供水工程作为提升乡镇供水的试点,均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超滤膜技术,当年建设,当年投运。群众不仅有水喝,而且喝上了优质水。不仅仅是在丹凤县、柞水县,陕西水务集团还在延安、临潼、志丹、吴起、宜川、扶风等县和西安铁路局全线全面普及膜设备,提升群众饮水水质。


  “2014年以来,我们围绕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努力建立‘同网、同价、同质、直供到户’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居民用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我们还推广使用膜设备,不仅让群众有水喝,还要让群众喝好水。”王瑜说。


标签: 陕西供水 陕西省水务集团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