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英: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林群英荣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现场接受表彰。


林群英: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


  “我只是做了平凡的工作,能得到国家这么高的荣誉,深感荣幸。”昨日,林群英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很暖心,又振奋人心。这是对医务人员职业的肯定,鞭策她今后更加努力。面对疫情,我们党把人民健康、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是莆田市确诊和高度疑似患者的唯一定点医疗救治单位。林群英临危受命,担任全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组首席专家。自1月下旬该院接诊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起,林群英团队全力以赴,奋战在医疗救治一线。


  两件薄薄的手术衣、一件厚厚的防护服、一副护目镜、一个口罩、一双医用手套,这是林群英当时的日常穿搭。接诊的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排毒量较大。在治疗过程中,这些重症患者要多次翻身,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近距离照顾重症患者,需要一定的体力,更需要毅力和勇气,然而团队中没有一人退缩。


  林群英说,脱掉防护服时,医护人员有的衣裤都被汗水浸湿,脸上更是布满勒痕。白班7个小时,夜班12个小时,这样的工作节奏下,没有一人叫苦喊累,大家上下一条心,分秒必争全力救治,共同期待着春暖花开疫散去。时针回拨至2月7日下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视联网远程会诊中心,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家组与林群英连线,对2例危重症、1例重症患者进行远程会诊,整个过程持续1个多小时。远程会诊一结束,林群英马不停蹄,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前往应急隔离病房观察。记者看到,在防护服的包裹下,她不仅湿透头发、糊了眼镜,护目镜也常常起雾无法看清眼前事物。她努力克服,走近患者,耐心疏导,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战胜疫病的信心。


  一早查房、中午不休、晚上10点多下班、半夜微信会诊……一线查房后,林群英每天都要和团队讨论病例,在有限的时间内,制订出最符合患者身体状况的治疗方案。为了弄清每个患者的病情,她和团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讨论就是半天时间,口干舌燥也无暇顾及。为了会诊更多的患者,吃饭时间常常是匆忙扒几口,很快又投入到新一轮的会诊中。


  在林群英团队的救治下,全省首例确诊患者成功治愈出院。历经43天奋战,至3月7日,全市56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实现清零,所有医务人员零感染。团队建了多个微信群,专门负责出院以后病人的巡诊,医生随访陪伴他们更好地康复。


  “每位患者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病人,对家庭来说却是一个世界。”林群英说,做医生一定要做到一丝不苟,面对每一个病人都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要迅速精准地进行判断,因为生命安危往往就在那顷刻之间。


  “生命只有一次,对于生命来说,它是至高无上的。”在林群英看来,生命都有同等权利,不能打任何的折扣,不能有任何的怠慢,必须要全力以赴。平日说话直爽温和的林群英,在病房中总是忙碌的状态。经历过2003年SARS以及甲流、禽流感等多次重大“战役”的她,一直活跃在呼吸与危重病症防治一线,用34载光阴践行着“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医者使命。


  林群英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常教导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要多做好事多帮他人。林群英总说,“一名合格的医生,要在病人的床边成长。”2006年,她在全市率先提出建立呼吸亚专业学组的设想,使得诊疗更专业更精准。2016年11月,在她的牵头下,医院成立“应急病房”,并精心培训了一支专业队伍,专门应对公共医疗事件。2018年10月,科室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向专科化发展。今年8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肺科病房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将以更高水准服务百姓健康。( 许爱琼)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