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服务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纪实


  “5,4,3,2,1,点火!”4月20日深夜,随着倒计时口令的下达,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三号IGSO-1星腾空而起,直冲天际。


  此时,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布点全国各测控站点的科技人员,正紧盯着屏幕上的遥测数据,丝毫不敢松懈。经过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一声响亮的“太阳能帆板展开”口令响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后,2019年北斗首星在“牧星人”的牵引下顺利入轨。在喜悦兴奋之余,对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指控大厅内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卫星上天后,还不能立刻脱离我们的‘襁褓’。未来的一周里,卫星经过四次变轨、完成定点后,它才可以转入长期管理阶段,并开展正常导航服务。今年中国航天日,我们将陪着它一块过。”完成测控任务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华山”总调度蒙康说。


  2018年11月,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即将建成之际,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航天器长期管理部的科技人员利用20天的时间,为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逐个“体检”。“航天事业高风险、高投入,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国家太空资产,就是我们‘牧星人’的光荣使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航天器长期管理部主任徐冰霖自豪地说。


  天上的“北斗”在组网,地面上的“北斗守护者”们也编织了一张大网。作为北斗导航地面运控系统的南部支点,代号“天涯”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某地面站与分布全国各地的数个地面站,共同担负着北斗卫星初始导航数据收发与处理的重任,其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导航系统的服务精度。


  自2012年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正式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以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某地面站为该系统的稳定服务提供着有力支撑。刘运航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某地面站最早的领班员之一。从工程建设到设备联调,从系统运维到升级改造,他扎根海岛十余年,见证了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我是看着北斗‘长大’的。为了让远行的‘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我们责无旁贷!”刘运航说。


  “正常运行2309天”,屏幕上的字样在提醒着大家,从正式组网成功到2019年4月20日,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为亚太地区连续服务了整整2309天,“牧星人”也为之坚守了2309天。刚刚建成的北斗三代地面运控系统也已经在2018年底正式投入使用,而对于这群“牧星人”而言,这又将是他们一起日夜坚守的全新阵地。


  从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发双星开始,短短一年的时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牧星人”已经将20颗北斗全球组网卫星安全护送到位。“每一次任务对我们来说,都是日常工作、本职工作。”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技师王书宝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测控人的责任与担当。


  天河漫漫北斗璨。面对使命与挑战,“牧星人”用青春与热血守护着中国精度。看,那日益壮大的北斗星座,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