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调查


  在不同时期,正是因为“能预见未来发展,作出精准决策”,张延刚带领全村人一次次尝到了丰收的喜悦,也收获了群众的信任。


延安市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调查


  早些年,全村1400多亩耕地,每亩收入不足200元,除去成本,只剩几十元。生活虽然艰苦,但这里依然是他们热爱的家园。


  1992年春天,张延刚在外学会苹果种植技术后,发动村上群众种苹果。“广种薄收的日子虽不好过,可至少还有吃的。”“种苹果”遭到许多人质疑。


  “农民要在土地上做文章,向土地要效益。”当年,张延刚带领村上青年栽下200亩苹果树苗,且成活率100%。时任村干部的他将苹果地分给18户村民,10年免交土地承包费。


  1998年,敢于先试的村民尝到了甜头:一斤苹果卖到1.2元,一亩地收入2000元。从此,辛户村人种苹果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在政府的帮扶下,张延刚带领全村人酷暑寒冬昼夜作战, 7年时间平整土地1700多亩。


  为提高苹果产量、质量,张延刚一路实践、一路钻研,将每亩苹果树从56株减到28株、14株,树龄反而从25年延长到50年。


  为保障全体村民利益,张延刚将全村苹果交由村合作社统一定价、抱团销售。2013年,辛户村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收入最多的果农家庭人均超过10万元。


  看到了希望,多年前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归巢,加入了“辛户”大军。


  如今,辛户村的苹果卖到全国许多大城市。不仅如此,全村20多名青年通过手机让苹果直接进到千家万户。今年10月以来,全村每天有5000箱苹果通过互联网“飞”出山外。


  寒冬时节,富裕的果农没有停下耕耘的脚步。张延刚说:“最近,村上许多人在忙着为附近村庄的果农传授技术。他们回来后,修剪、整形完自家果树,又要开始清理果园垃圾、追肥、疏花疏果……一直要忙到明年11月。”


  一个人,可以影响一个村,富裕一个村。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延安市许多村庄都涌现出像张延刚这样的带头人。同时,为加强帮扶力量,全市选派153名县级后备干部、1807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2.69万名市县乡三级干部联户扶贫,组建1499个驻村工作队,让精兵强将带领群众尽锐出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探索与创新的收获:


  好产业照亮致富路


  宝塔区甘谷驿镇种植红薯已有近百年历史。


  延河两岸的沙质土壤是甘谷驿人得天独厚的资源和赖以生存的希望。在年复一年的耕作中,勤劳的人民走过“摒弃玉米改种红薯”的艰难之路,将甘甜醇香的“小红薯”变成了金疙瘩。


  作为传统农作物,“甘谷驿红薯”要在市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种植技术,使红薯口感和产量达到最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受邀来到镇上,向村民推广先进种植技术。镇上还与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科技示范基地,确保红薯品质和效益。


  “如今,全镇16个行政村,村村有红薯,种植面积达6000亩,年产值3600多万元。”甘谷驿镇镇长孙霞说,甘谷驿镇研发的22种红薯特色产品,依托电商孵化中心,拓展了销售渠道。


  “薯”光照亮了“红薯小镇”496户贫困户的致富路。“以前种庄稼不赚钱,现在种红薯,一亩收入近3000元。”搬进新居的甘谷驿镇史家沟村村民田建友说,除了种红薯外,他每年还从村合作社领2000元分红,年收入1万多元。


  一粒种子就是一份希望。甘谷驿镇将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治沟造地、土地流转,扩大红薯种植面积,建立宝塔区红薯产业发展联盟,让周边乡镇更多群众靠薯生财。


  群山环绕中,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生态农业示范园美如童话世界。2015年,依托植被覆盖率高的优势,南沟村通过“三变”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去年8月开园以来,园区累计接待游客70万人次,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目前,除户均10亩果树外,每户至少入股一个合作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满意就业,去年贫困户人均收入11632元。


  为了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宜川县丹州街道王湾村确立旅游带动促增收的发展战略,开发建成瓜菜大棚采摘园150亩、鱼蟹水产养殖园56亩、牡丹花卉观光园186亩,种植农作物768亩,禽畜养殖存栏1530头,实现贫困群众致富产业全覆盖。


  洛川县土基镇黄连河村沟深、水清、林密,3611亩耕地中果园面积仅600亩。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黄连河村不断招商引资,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资金入股、房产入股等形式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让村民共享收益。翻新的古村落成为景观,村容村貌换新颜。


  一个产业,可以致富一个村,美丽一个村。


  产业让延安这片热土,地尽其用、遍地藏宝。近年来,延安市各地因地制宜选准选好产业,将贫困群众牢牢嵌入产业链。全市4.69万户14.36万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有了稳定增收产业,通过产业强实现了村庄美、村民富。


  帮扶与希望的碰撞:


  强动力创造新生活


  从贫困群众到村委会主任,贺生瑞用了4年时间。


  贺生瑞是子长县瓦窑堡街道下冯家庄村村民。他说:“原来,在家种地,入不敷出。在城里四处漂泊打零工,一年下来,最多挣三四千元。”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产业、没有技术的光景不但让贺生瑞自己受苦遭殃,一说起常年撇下的几个孩子,他就哽咽着说不出话。


  2014年,贺生瑞家被认定为村上的贫困户。这让他感到不光彩,一种莫名的羞愧直触心底。


  “穷不可怕,怕的是穷还不知道改变。”市县镇村各级帮扶干部告诉贺生瑞,只要勤劳肯干,早晚能富起来。


  压力就是动力。在大家的鼓励帮扶下,贺生瑞决心“活出个人样来”,甩掉贫困帽子。


  “政府给咱把弓棚都建好了,我们哪有理由不好好干。”贺生瑞说。2015年,他承包的4座弓棚瓜果飘香,加上养殖业,收入3万多元。2017年,他被延安市评为“自强模范”“脱贫致富带头人”。


  2018年,贺生瑞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


  活了大半辈子,贺生瑞体会到:干什么都得靠本事吃饭。


  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探讨脱贫措施、组织学习技术、对接产业项目……一天到晚,贺生瑞忙得不亦乐乎。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许多有畏难情绪的贫困群众正是在帮扶干部的鼓舞和推动下,一步步走上致富的道路。


  一个信念,可以成就一个人,带来一生财富。


  一直以来,延安市动员一切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他们对贫困群众不放弃不抛弃,以最大的耐心、真诚诠释着责任和担当,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6%,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时代答卷。


标签: 延安市 脱贫攻坚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