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新时代“工匠摇篮”


  杨凌,古称“邰”,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专注知农、爱农、为农人才培养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就坐落在这里。


  86年来,从因农而生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级职业学校到伴农而长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位居全国高职教育第一方阵。


  以德启智奠定学生成才坚实根基


  9月22日,记者跟随陕西日报全媒体行动采访团来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杨职院)。走进校史馆,“明德强能,言物行恒”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展览墙上记录着这些年来杨职院学生所取得的荣誉。特别是近三年,学院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学生佳绩迭出,与学校的教学水平密不可分。据了解,近年来,学院坚持“内培外引”并举,引进高层次人才15名,涌现出多名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学院还先后成立了康振生院士植物生物技术工作室、张涌院士动物生物技术工程中心以及张淮武、金天龙、石小庆等3个全国水利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了学院与大国工匠的长期联系机制。


  早上8时,杨职院教学楼里传来了阵阵国学经典诵读声。这是学校大一、大二的学生在诵读《中华经典晨读百篇》。每逢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学校还会开展主题鲜明、寓意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


  “我们不仅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还将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杨职院党委书记陈宁说,“通过挖掘学校文化底蕴、丰富文化育人内容、创新文化育人载体等,润物无声地滋养学生心灵。”


  科研致用扎实推进学院发展


  扶风县豆村农场是学院的教学实验场所,在这里,人们总会看到这样一位老人,皮肤黝黑、两鬓斑白、衣着简朴。他就是83岁高龄的学院研究员、著名小麦育种专家、“陕西精神”代表人物赵瑜研究员。


  驻扎豆村农场的60年,他先后育成武农132、武农99、武农6号等6个小麦品种。这些凝结着他心血和汗水的小麦品种,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8000万亩,农民实现增收48亿元。


  “我一生都把自己当农民看。干农业研究,没有农民的情怀能行吗?”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一生都在田间地头忙碌。


  年逾古稀的养蜂专家、杨职院研究员黎九洲,数十年如一日钻研养蜂技术和产业知识,40年间,他跑遍了省内所有的养蜂产业村,为蜂农传授养蜂技术,解答养蜂疑惑。


  杂果领域知名专家、生物工程分院教授马志峰,30年来,用最朴实的语言传播着果农最需要的知识,使上万户果农走上了致富路。


  ……


  这些常年扎根一线、钻研业务的专家教授,构成了杨职院科研致用精神的底色。


  据了解,建校以来,杨职院始终把科研作为教学的“发动机”,依托自身强大的人才资源和涉农专业类群搞研究、立项目,为培养优秀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躬身碧野扛起社会职业教育大旗


  李建辉是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的后备干部,也是杨职院2016级杨陵村干部学历教育班的一名学员。三年学成,他不仅领到了期盼已久的大学毕业证,还成立了公司,把蔬菜、瓜果苗子从杨凌卖到了全省,年收入达30多万元。


  2016年,杨职院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全日制学历教育,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带头人的培养。截至目前,学校先后招收了552名职业农民和村干部进行三年全日制学习,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扶贫提供了范本。


  据介绍,学院还在杨凌、凤县等地建立了11个产学研示范基地,组织百余名专家教授常年在基层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致富出点子、指路子。


  近日,在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一楼发布厅,一场涉农电商的培训课正在进行,台上讲得激情澎湃的是杨职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副教授郭伟,台下听得津津有味的是来自全省各地的退役军人。


  “此前,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培训班、宠物行业医师助理培训班等多个班次,在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杨职院副研究馆员杜慧玲说道。


  “我们国家从大国走向强国,需要更多的‘大国工匠’。”陈宁说,杨职院将始终坚持“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努力为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助力陕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工匠摇篮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