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保育院》的幕后用大爱讲述红色故事


  妈妈我在这里等你/等你归来的消息


  亲爱的孩子/每当蒲公英在/就是妈妈也在


  ……


  4月22日,在延安圣地大剧院的舞台上,稚嫩的童声与远方的母亲隔着时空对唱,灯光幻化的蒲公英飘落在每个人的头顶,黑暗中许多观众流下热泪。


《延安保育院》的幕后用大爱讲述红色故事.jpg


  这是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的演出现场,该剧从2011年第一次登台亮相,至今已演出了近4000场。10年间,这部剧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先后获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作品,成为党员干部、青年学子、社会大众重温革命历史、学习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情景教学课。


  “最感动人的是真情”


  鲜有舞台剧一开场便直戳观众泪腺的。这一点,《延安保育院》却做到了。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在炮火连天的轰隆声中,一支红军部队遭遇到敌军袭击,伤亡惨重。其中,一位身背婴儿的红军女战士不幸被敌机击中,弥留之际将孩子宏远托付给了战友。宏远得救了,他随着幸存的战士们历经艰难跋涉,来到了安全温暖的家——延安保育院。


  “太可怜了,孩子才那么小妈妈就牺牲了。”刚开演,坐在记者旁边的一位观众便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舞台上让人为之动容的牺牲与分离,是历史上确凿发生过的事。1935年至1948年,中共中央在陕北战斗了13个春秋,无数革命将士舍家纾难奔赴前线,留下无人照料的子女。幼小的生命有的在后方嗷嗷待哺,有的在枪林弹雨中转移,经受了残酷的战争洗礼。为解除革命者的后顾之忧,培养民族未来的主人,被称为“马背摇篮”的延安保育院,应运而生。


  事实上,延安保育院并非只有一家,而是当时设立在延安的儿童保育院、托儿所、保育小学等幼儿教育机构的统称。据不完全统计,10余年间延安保育院养育了5000多名孩子。这些孩子中,有不少都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材。


  剧中的宏远,就是当年延安保育院中众多孩子的一个缩影。被红军送到保育院的宏远因为母亲牺牲的缘故,寡言孤僻。保育员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中,想方设法让他和小伙伴们一同玩耍,给他幼小的心灵以无限的关爱和温暖。


  这样的剧情背后也是真实的历史。1942年5月,左权将军不幸壮烈殉国。彼时他的女儿左太北还不到2岁,就住在延安洛杉矶托儿所。在保育员们的呵护关怀下,左太北茁壮成长,直至6岁方才离开托儿所。


  2011年《延安保育院》首演之际,时年71岁的左太北专程来到延安。在观看了演出后她曾说:“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为了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大人们无私的奉献是发自内心的爱,展现彼此之间心血相连的革命感情。创作者做了很多努力,完全将当时的战争画卷以及孩子们怎么生存、如何成长创作并且落实下来。最感动人的是真情!”


  真情的背后是海量的付出。创作初期,《延安保育院》的出品方陕旅集团就曾组织有关人员去北京、重庆、南京等地,历时3个多月,采访了200余名仍健在的“保育员”和“孩子们”,整理出500多小时的录音录像资料和1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进而组织编创团队进行策划,把发生在延安时期革命后代身上的故事浓缩在70分钟的舞台演出中。


  “好剧需要用灵魂去演绎”


  尽管饰演《延安保育院》中的院长妈妈已经7年,但田洋还是会在每一次的表演中被这部剧感动:“每一场都会有不同的点打动我,每一场演出我也会不断地找寻突破点,力求用每一个细微的肢体语言和每一句真切的唱腔去打动台下的观众。”


  作为大型舞台剧,演出中观众总会频频举起手机或者相机留影,但在剧中的一处高潮——院长妈妈和女儿诀别之时,观众总会被台上的演出吸引,反而顾不得拍照了。这不得不归功于剧情行进于此的舞台张力和田洋的真情演绎。


  剧中,敌人进攻革命根据地,保育院需紧急转移。但此时前线临时送来一位牺牲将领的孩子,保育院却因人员有限安置不了。院长在艰难的抉择中,带走了烈士的孩子,却把自己的女儿红霞留给当地老乡。


  台上,田洋饰演的院长此刻表情中充满了心疼与无奈。当她用颤抖的双手将还有自己体温的红围巾系于女儿颈间时,所有的伤心与不舍化为最具深情的演唱:“决定向前走,决定不回头……”然后,她毅然决然地继续带领保育院师生们进行转移。


  这样的场景,田洋演了2000多遍。如何常演常新?田洋说每逢开演前,她都会带着扮演宏远和红霞的小演员提前候场,听着剧中的音乐,让自己和小演员慢慢沉浸到角色当中。


  更重要的是,当真正做了母亲之后,田洋对自己饰演的角色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样的好剧需要用灵魂去演绎。每当看到自己的女儿,感受到和她朝夕相处的快乐,你才能真正理解当年保育员们的伟大。为了保护更多的孩子,保育员们舍小家为大家,哪怕抛下自己的孩子也要保护烈士们的遗孤,这该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台上的真情延伸到台下,演员们之间更像是家人,尤其是大演员和小演员之间。演出结束后,记者来到幕后,只见平均年龄5岁的小演员们正和大演员们做着游戏,见到田洋,小演员们会异口同声地喊叫院长妈妈好。


  “用前卫艺术形式表现红色历史”


  舞台剧的最大魅力之一在于感官效果上的真实性。作为一部以爱为主题并贯穿全剧的作品,《延安保育院》中所有的特效、舞美、音乐、舞蹈都是在为情感服务。


  走进常年上演《延安保育院》的圣地大剧院内,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就是国内首创的可90度分体升降的立体倾斜舞台。在这一方舞台上,延安窑洞、保育院现场、原野群山、波涛汹涌的黄河甚至战争场面,都用同一个舞台作为载体,实现了快速自由衔接与变化,极具视觉震撼力。


  音乐是舞台剧的灵魂。谈起为《延安保育院》作曲的感想,该剧音乐总监李沧桑认为,无论多么简单或复杂的作曲技法,最终都是为了要表达的内容服务,只有使用了合适的手法,才能获得作品本身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和最佳艺术效果。因此,在观看《延安保育院》的过程中,观众们既会因听到如《拍手歌》《儿童好像一朵花》等延安保育院儿歌而觉得亲切,也会因听到如《院长内心独白》《远去的母亲》等新编歌曲而感动流泪。


  “我对剧中歌词的设想是,风格根据剧情需要不同,可以有大气、细腻、激烈等不同呈现方式,但情感内核一定要情真意切,文字整体一定要有当代语感。毕竟,没有情感的歌词不会动人,没有当代语感的歌词就会缺乏时代性。”著名乐评人、《延安保育院》撰稿人科钦夫说。


  在长达70分钟的演出中,小演员们在剧中承担了重要的情感带动作用。创作之初,曾有人担心小演员们不会演戏,进而影响整部剧的观感,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担心是多虑了。《延安保育院》的舞蹈总监马波告诉当年参演的第一批孩子:“我不需要你真的去表演什么,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妈妈要走了,你舍不得就是舍不得。”


  “时代变了,观众变了,具有新的表现力的音乐和舞台手段,更能让现代观众接受,有利于诱发他们从现代语境出发去回溯那一段红色历史。《延安保育院》让表现延安的艺术有了崭新的面貌,有了生命的张力。”看完演出后,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如是评价。


  现如今,历经10年打磨的《延安保育院》早已是名声在外,不仅成为延安当地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更成为一部生动的革命教育的好教材。


  “《延安保育院》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和题材,反映了延安革命的大背景、大主题,是用前卫艺术形式表现红色历史的一次创新。”陕旅集团延安唐乐宫(圣地大剧院)总经理助理黑乐乐表示,“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把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献给所有热爱党、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人。”


  小人物 大历史


  5年前第一次看《延安保育院》时,我泪眼婆娑;5年后再一次看到时,我依然被深深感动,甚至比前一次触动更大。究其原因,核心是因为真实。剧中的许多片段,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印证:老羊倌牺牲自己保护红军的孩子——老保育生常延生的外祖父就是为了保护革命后代而被日本兵杀死;保育院院长不假思索跳进黄河救烈士的孩子——老保育生刘松柏的母亲为了保护好“公家的孩子”和两个文件箱,自己的两个孩子掉入河中而不能救……


  作为一部红色历史题材的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并没有走宏大叙事的路线,而是在往昔岁月的历史画卷里,选择了保育院中的普通孩子担当主角,通过这些儿童的命运变迁,讲述了一个直抵人心、弘扬人性之美的故事。


  如果说历史的演变自有其客观规律,那么身处其中的小人物的命运,更能营造出冲突与悬念。孩子与母亲、生死与别离、童真与残酷,以这些作为一部剧的核心元素更能激发普通观众的共鸣与思考。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也许才是对历史最温情的再现、对观众情绪更深刻的带动。


  无疑,党中央在延安的13个春秋所铸就的延安精神内涵博大精深,而《延安保育院》则用小题材小人物反映了延安精神的冰山一角。可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了更生动、更贴近、更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也才能更加真实地走近观众、走近群众,让人们在真实的历史发生地感受那个年代不平凡的岁月和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儿童所经历的不平凡的磨炼。(张权伟)


标签: 延安保育院 红色故事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