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戏剧硕果累累异彩纷呈


  春华秋实六十载,砥砺奋进一甲子。


  日前,由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当代戏剧》迎来了创刊60周年。60年来,《当代戏剧》为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的良好环境作出了突出成绩。陕西戏剧人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推出了许多展现陕西文化内涵和底蕴的戏剧作品。陕西戏剧硕果累累,异彩纷呈。


  一大批作品在全国叫响


  陕西省戏剧创作持续发力,一大批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优秀作品竞相涌现,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多个剧目捧回国家级、省级奖项。


  现代剧创作大放光彩,西京三部曲(《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荣获众多国家级奖项,社会反响强烈;历史剧创作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张骞》《司马迁》《大汉苏武》广获殊荣,受到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认可。


  《迟开的玫瑰》《西京故事》《张骞》《大汉苏武》四部剧先后囊括了全国所有戏剧类大奖;《大树西迁》《司马迁》则获得除“文华大奖”之外的所有戏剧类大奖;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先后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


  陕西话剧也异军突起,《麻醉师》先后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等国家级奖项。省人艺的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在全国巡演数百场,西安话剧院的《柳青》同样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充分肯定。另外,歌舞剧《金格灿灿彩》儿童剧《公主的头花》《二十四个奶奶》等也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传统剧更是陕西戏剧的优势。今年10月,秦腔《三滴血》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百年纪念首场演出,随后在京、津等地高校巡演。《周仁回府》《游西湖》《赵氏孤儿》等众多优秀传统剧目也是盛演不衰。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我省戏剧人才辈出,荣获“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曹禺剧本奖”等各大奖项的优秀人才不胜枚举。全省仅梅花表演奖得主就有25名,其中,李梅、李东桥更是获得了“二度梅”的荣誉。各地艺术院团、学校大力培养戏剧后备人才,艺术新秀不断涌现。


  2013年,我省举办了首届陕西文华奖专业秦腔电视大赛。该奖项是陕西省首创的地方戏曲艺术政府最高奖,大赛的成功举办,集中检阅了陕西省各级戏曲院团的演艺水平,并发现了一批艺术造诣深厚的戏曲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各地艺术院团的创作实力不可小觑。其中,周至县剧团一年演出400多场次,他们推出的秦腔历史剧《关中晓月》在省内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社会反响;榆林市民间艺术团推出的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摘得第十三届“文华大奖”并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西安市豫剧团推出的豫剧《秦豫情》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


  戏曲交流影响深远


  群众性活动蔚然成风,2007年,“陕西省首届大学生戏剧节”举办,观众达5万人次。2008年,“陕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在全国率先举办,为期两个多月的活动中,观众达100万人。陕西文华奖专业秦腔电视大赛、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等形式多样、深入人心。


  坚定文化自信,陕西戏剧大步“走出去”。随着陕西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秦腔、歌剧、杂技剧等各类优秀剧目频频亮相国内外舞台,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相当大的知名度。上个月,在第八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上,碗碗腔《杨贵妃》登上巴黎舞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为国外观众热捧。


  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凭借青春版《杨门女将》等20余个剧目,闪耀国内外舞台。该团先后应邀赴希腊、伊朗、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访问演出,弘扬了秦腔艺术,扩大了陕西乃至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标签: 当代戏剧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