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杨森制药建成投产


  保罗·杨森博士,是一位具有国际声望的比利时科学家。1976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并成为第一位参观兵马俑的外国友人。


  1979年初,他在英国《金融时报》上,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消息。随即,他对比利时杨森公司国际生产部副总裁豪斯顿说:“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投资办厂的外资制药公司。现在中国开放了,你能否去中国帮我实现这个梦想呢?我不知道你怎么去,也不知道你该怎么办,总之,你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在中国建厂,而且是建一个大工厂。”


  经过多次考察和接触,1980年,比利时杨森公司和汉江制药厂(今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即由比利时杨森公司提供设备和技术,由汉江制药厂自建厂房、配套公用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800万元人民币;项目年产60吨,产品全部由比利时杨森公司负责销售,包销期限为10年。


  在陕西省进出口领导小组的支持下,双方正式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时任陕西省副省长张斌对该项目的相关负责同志说:“你们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搞好,取信于外方。汉中交通不便利,要克服一切困难,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不能到现场去指挥,但你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如果我不解决是我的责任,但你们有问题不汇报又解决不好,就是你们的责任了。”


1.jpg


  在比利时杨森公司、陕西省设计和施工部门与汉江制药厂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到1983年11月底,所有项目基建工程都按时完成了。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中国,而且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应用到了药品生产流程中。后来,当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员来到汉江药业考察时,他们十分惊讶地发现,远在中国西部的陕南山区,竟有这么一座现代化的原料生产工厂。


  实际上,就在比利时杨森公司和汉江制药厂的合作项目加快建设时,一个更大的制剂合资厂——西安杨森孕育而生了。在这一新项目获准之后,陕西省政府委派副省长曾慎达担任工程总指挥,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各方;陕西省医药管理局抽调西安制药厂副厂长沈如林,负责具体筹备工作。


  作为陕西省对外开放、吸引外商投资的窗口,这一项目得到了全省上下的积极支持。1987年,当西安杨森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员工时,首先遇到了“人情风”。而当时的陕西省有关领导给杨森人吃了“定心丸”:“如果有人给你们递‘条子’,想塞人进去,你们又不好处理的话,就把‘条子’送到我这儿来。”


  1989年3月6日,西安杨森的基建工程基本结束,并试车成功。6月,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正式投放市场。保罗·杨森说:“如果没有国家和省政府各级部门的积极合作,西安杨森项目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我和我的同事们从来没有想到,中国政府对于我们这个共同的项目会予以如此直接、深入、周到的关注。”


  作为中国最早创建的合资企业之一,西安杨森也是最早投身于西部开发的先行者之一。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曾写下这样一段话,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绝大多数外国公司都在迟疑、观望,但保罗·杨森却非常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并且克服、排除种种困难,在中国西部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制药企业,他的胆识、气魄及卓越的领导能力都令人肃然起敬。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西安杨森在生产、经营、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其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并两度获得第一名;2015年,又荣获“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榜十佳企业”。至今,西安杨森已成为陕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榜样,正在吸引着更多来自比利时及其他各国的外商投资。(王杨)


标签: 医药企业 十大最佳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