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出台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近日,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部署,切实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


  《方案》明确,要紧盯项目所需所盼,聚焦解决堵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资源要素供给、“高效办成一件事”等系统性改革,创新实施一批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小切口”改革,全面提升项目从谋划招引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的全流程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打造审批快、保障好、成本低、服务优、协同强的项目服务保障体系,为建设具有西安特色的一流营商环境夯实基础,为推动项目提速增效、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优审批 强监管 提升项目审批质效


  营造项目公平准入环境方面,将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深化项目审批集成改革方面,将动态调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完善线上办理功能、优化线下办理流程,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打造套餐化、模块化、定制化、线下线上融合的服务新模式。实现社会投资工业、住宅和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等3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60个工作日以内。


  同时,优化施工图审查流程,实行消防、人防等施工图文件一次性审查,审查时限原则上不超过15个工作日。实行施工图审查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推进施工图审查结果信息市、区两级同步共享。试行“告知承诺+预审批”模式,在产业类项目土地出让公告期内,提前开展申请工程设计、建筑景观、交通影响评价等报告的预审查。提升环评审批效能,落实与排污许可制度相适应的污染影响类项目环评管理机制,建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台账和绿色通道机制。


  还将推行市政公用服务集成报装,将市政公用接入工程涉及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绿化许可、道路挖掘占用许可、交通组织方案审核等外线工程审批事项进行整合,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推动事项并联审批。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水电气网综合服务窗口,鼓励市政公用服务企业依托服务网点建立“共享营业厅”,实现水电气网等服务事项“一次申请、协同接入、一站服务、一口查询”。


  同时,将规划核实、人防备案、消防验收、消防备案、竣工备案、档案验收等纳入联合验收,同步开展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监督工作,由牵头部门统一受理验收申请、统一出具验收意见。推动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业务“全程网办”,提升项目不动产登记效能。深化“交地即交证”改革,全面推行土地交付与颁发不动产权证并联办理。探索通过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方式,实现不动产登记“互联网+见证”服务。强化项目审批数据联通,有效减少项目审批重复录入、重复填报的问题。


  提效能 优供给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


  《方案》提出,要科学谋划储备项目,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区域、重点地块、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产业片区的详细规划编制,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加快构建全市“招商地图”“产业地图”,实现“地等项目”。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指标。推行国有土地“先考古,后出让”机制和文物勘探前置工作模式,提高文物勘探效率。强化土地供应前基础设施配套,确保满足项目建设运营需求。鼓励产业园区中工业项目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优化项目用工保障,搭建项目用工对接平台,建立“招工难”项目用工需求清单和求职者就业需求清单,实施精准匹配。


  增红利 减负担 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为推动项目政策“直达快享”,我市将优化“西安政策通”平台功能,及时将项目建设涉及相关企业纳入“西安政策通”平台企业库,实现政策信息精准推送。同时,扩大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免申即享”范围。降低项目招标投标成本、用房用地成本、用能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建筑垃圾清运成本。


  还将深化整治拖欠企业账款,加大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清理力度,建立清欠问题典型案例通报机制,对恶意拖欠等行为予以曝光、挂牌督办;深化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全面实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公示制度,确保清单之外“零收费”。


  优服务 增便利 提升项目服务水平


  《方案》提出,全面落实领导包抓项目机制,每月至少深入一次重点项目,了解项目服务需求,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健全项目帮办代办机制,将项目代办服务向现场精准代办延伸,提供“项目管家”伴随式服务。完善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平台功能,增设项目需求的收集、办理渠道,为有代办需求的项目提供审前、审中、审后“全链条”无偿代办服务。


  同时,在全市有条件的开发区推广建筑师负责制,鼓励建筑师提供从前期咨询到工程竣工完成的全过程咨询。优化项目办税服务,在产业园区打造“5分钟办税服务圈”,高效满足项目纳税“就近办、身边办、快捷办”需求。提升园区生活配套保障能力,为园区企业解决吃穿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推进职住平衡。


  强化项目法治护航保障方面,为全市重点项目“一对一”配备法律顾问。推行“项目警官”制度,建立重点项目安保三级包抓机制,全力为项目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全面梳理各行业部门在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需要履行的政务服务、监督检查事项以及部门服务保障职责,进行全链条系统化研究,形成各阶段项目服务保障事项清单,根据清单提供主动靠前、及时跟进、精准精细的专业服务。


  强统筹 解难题 健全项目建设协调机制


  加大项目服务保障统筹组织力度,推动形成“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区县开发区协同”的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模式。定期会商研判,及时协调调度,对存在问题进行派单跟踪、落实销号,有效解决项目建设各环节遇到的困难问题。


  统一项目中介服务管理,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全流程涉及第三方机构审查、市政公用报装接入等中介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事项库”统一管理。在网上中介超市设立专区,对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财政性资金项目的涉审中介服务,推动中介服务“减时、降费、提质”。


  对项目建设中涉及的各类执法检查事项实行清单制管理,完善联合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非现场执法等工作机制,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每半年开展项目服务保障全流程改革效果评估。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日清月结”制度,通过监督抽查、电子监察等多种方式对审批行为进行常态化监管,及时分析研判审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推动解决。


标签: 营商环境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