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五小经济”富了群众美了家园

  “我现在年龄大了,出门打工不好找活,听说县上支持村民利用房前屋后闲置的土地搞庭院经济,我立刻就参与了。这样不仅可以照顾家庭,还能在家门口赚钱。”9月22日,镇安县柴坪镇桃园村村民陈德辉笑呵呵地说,他家现在不但发展养殖业,还建起了桂花苗圃,年收入有5万多元。


  镇安县针对境内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产业规模小等问题,用活政策、精准施策,在全县156个村(社区)大力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庭院经济项目,让农民富起来、生态美起来。


  “说实话,以前村上房前屋后的杂草基本没人管,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时,大家才清理一下。现在县上有了好政策,群众建小菜园、种果树,政府给补助,大家都抢着把房前屋后的闲地拾掇出来。这样不光吃的瓜果蔬菜有了,还能挣钱,不用干部催,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柴坪镇和睦村边缘易致贫农户李荣朝笑着说。


  在李荣朝家的院子里,记者看到,方方正正的小菜园整洁又美观,时令蔬菜长势喜人。李荣朝家20棵李子树挂满了红果子,他正忙着采摘鲜果。


  村民发展小产业,技术培训要跟上,科学管护是关键。


  “听说给茶园、桑园进行科学管护县上有补助,我就专门跑到培训班学习。学到技术后,我给屋后的2亩茶园和3亩密植桑园‘理个了平头’,精细管护的园子看着漂亮多了,产量也提高了。”柴坪镇桃园村村民许胜祥指着自家的茶园、桑园,满是自豪地说。


  桃园村是养蚕种茶大村,许胜祥就是养蚕种茶大军中的一员。村上为种植户配发有机肥,政府还有补助,许胜祥干起活来很带劲。


  “今年,我光茶叶就卖了2万元,我还养了2张纸的蚕,蚕茧卖了3000元,科学管护之后的桑园桑叶产量也增加不少,蚕没吃完的桑叶还能用来喂猪,自家的产业越做越红火。”许胜祥说。


  像许胜祥这样的家庭在镇安还有很多,农户把房前屋后的“荒废地”变成了“致富田”,大家的口袋慢慢鼓了起来。


  秋高气爽,在高峰镇三台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树硕果累累。“红仁核桃的特点是个大、皮薄、好吃、好看,用手一捏就开口,吃起来非常方便。”三台村“土专家”齐荣绪满脸笑容地介绍。


  2017年,齐荣绪将红仁核桃引进镇安县,种到了家门口。2021年第一批幼苗开始挂果,附近群众争着买来尝鲜,齐荣绪的红仁核桃产业做得越来越火。


  为了扩大种植,齐荣绪注册成立了三台村五家山专业合作社,专门吸纳想种红仁核桃的群众,目前已有26户群众加入合作社。如今三台村五家山片区发展红仁核桃200多亩。三台村村民姜天来说:“前几年按照老齐的指点,我在屋后种植了红仁核桃,并且在林下发展了10坑天麻,去年一下就卖了3000多元,听老齐的安排准没错。”


  齐荣绪种核桃15年,被大家称为“核桃哥”。他告诉记者,接下来他想把核桃产业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做好,增加村民收入,带动更多的群众通过发展核桃产业走上致富的道路。


  近年来,镇安县用好用活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技术力量,大力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项目,支持广大群众和经营主体发展小产业基地。一家一户的小基地串联成线,既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又绿化美化了庭院,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目前,镇安县培育产业大户5300户、产业基地113个,发展茶叶、烤烟、魔芋、板栗、核桃、中药材等产业122.7万亩,畜禽存栏96万头(只)。


标签: 镇安县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