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双重性·第三届西安山水展”西安开幕

  “经过30年的探索,艺术家们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道理,水墨这个材料无论你怎么去中国化,但它的文化记忆最终一定是中国化的。水墨探索正大幅度地向中国文化精神回归,向山水精神回归。”


  6月10日,“自然的双重性·第三届西安山水展”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开幕。在开幕致辞中,著名批评家张晓凌认为,“自然的双重性”鲜明地体现了当代水墨再中国化的特点,以再中国化的方式凸显了当代水墨的价值。


  现场:艺术家百花齐放 让人直呼“精彩”


  “自然的双重性·西安山水展”是由西安崔振宽美术馆打造的品牌学术展览,项目以双年展的形式持续呈现,旨在打造立足西安且以“山水”为主题的国际性学术展览。本场展览是继首届(2019年)和第二届(2021年)之后的第三届。


  展览现场,华商报记者看到,两位策展人侯昌恒、魏祥奇共同提名了蔡广斌、曹晓阳、陈琦、崔海、崔振宽、方向、郭志刚、郝世明、侯拙吾、胡伟、李洁、梁雨、刘进安、罗平安、丘挺、桑火尧、沈爱其、沈勤、王劼音、王绍强、魏青吉、武艺、杨泳梁、张诠、周京新、朱尽晖及曾健勇,共计27位艺术家参展。参展艺术家里既有当下代表陕西山水最高峰的崔振宽,也有在国内当代水墨成就极其突出的中国美协副主席周京新,还有80后艺术家梁雨、李洁。参展作品表现形式之丰富,使用材料之多样,技法之多变,当代性之强,让观展的艺术界人士直呼“精彩”。


  “不到现场,你想象不了山水可以这样画;不到现场,你想象不了武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居然可以这样;不到现场,你想象不了艺术家居然可以如此的百花齐放。”著名批评家张渝感慨地表示,展览从各个维度展现了世界的物性,展览作品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更让人思考生命的存在,“展览因思考而深刻,它不是最好的展览,但绝对是国内最好的展览之一。”


  评价:代表了中国当代水墨探索的最高成就


  “中国当代水墨探索能有今天这个成就,非常了不起,参展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水墨探索的最高成就。”张晓凌表示。


  在张晓凌看来,在很多展览的主题和作品没有关系的当下,这个展览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自然的双重性”和中国山水精神的当代转换这一主题,与每一件作品之间的关系是高度契合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做水墨探索的艺术家,是以西方的形式主义为标准的,导致水墨探索曾全盘西化,用水墨在画西方的抽象艺术,坚决地和中国文化断裂,把水墨作为一个材料使用。然而,经过30年的探索之后,水墨探索大幅度地向中国文化精神回归,向山水精神回归,“我们把这个现象叫作‘再中国化’。艺术家们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道理,水墨这个材料无论你怎么去中国化,但它的文化记忆最终一定是中国化的。从根本上讲,水墨是无法还原为材料的,因为它象征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伦理观、人生观、自然观。这个认识,已成为当代水墨艺术家的共识。西安山水展,以再中国化的方式凸显了当代水墨的价值所在。”


  而在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魏祥奇看来,“自然的双重性”展览,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山水,一个是当代转换。这两个关键词构成了展览的主体结构。如果没有山水这样一个本体语言,本民族的思想体系,就没有当代转向的基础、价值和意义;但是如果没有当代转换,没有不断引入新思想和新观念,创作陷入停滞,没有提出问题,也就没有展览的必要。


  思考:缺乏革新的勇气 让水墨面临困境


  本次展览,著名批评家皮道坚参加了展览论坛及研讨会。而提到当代水墨,关注当代水墨的人总会想起皮道坚在新世纪之交,提出的一个世纪之问——中国水墨如何走向世界?


  在致辞中,张晓凌也指出,今天水墨面临的困境,重要的原因是艺术家对自身画学理论和历史梳理的不足。艺术家往往太过于强调这个传统的宏大,厚古薄今,而忽视了今天艺术家的创造力。艺术家会耗费大量精力模仿和学习,向先辈致敬,但缺乏革新的勇气。张晓凌认为,山水题材的创作,无论如何绕,最后还要回到“道”上。澄怀味“道”是每个艺术家创作的最基本的原动力和出发点,这一点是超越不了的。水墨形式上可以千变万化,可以用各种材料,可以跨媒体,可以用新媒体都没有关系,但是最终目的是什么?目的还是澄怀味“道”,还要回到“道”上来,“道“就是艺术家永远无法知道的那种力量。


  “在强调当代水墨是在一个世界艺术的景观中,在面对全球化问题的时候,水墨艺术该如何融入全球化,讲述好中国水墨故事、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魏祥奇认为,山水画学是中国文化精神中所独有的,其天人合一的思想资源,构建了“自然的双重性”的思想基础,延续至今,经过历史上的不断重构和再塑,只有实现当代转换才能变得更鲜活。当代水墨创作应该既能立足于我们的本体语言、我们的本民族立场,同时也应积极回应全球化和世界艺术融合的命题,“这个是我们应该坚定的方向。” 华商报记者 吴成贵


标签: 自然的双重性

阅读: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