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乐戏曲《阿房宫赋》唱响音乐厅

  心心念念的民乐戏曲《阿房宫赋》近日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音乐厅唱响,已经93岁的老艺术家黄育英开心之余不无遗憾,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亲临现场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不过他的家人替他来到了现场,录制了视频带回家给老人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千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就《阿房宫赋》,以丰富的想象,运用铺叙、夸张的手法,描述了秦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过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千年后,来自陕西的艺术家们,以秦腔、碗碗腔等戏曲形式以及二胡、琵琶、古筝等传统民族乐器,精彩演绎《阿房宫赋》,古老经典焕发出新的风采和魅力。


  缘起


  一位老人二十余年的坚守


  今年已经93岁高龄的黄育英是国家一级演奏员,长期以来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从事陕西地方戏曲(眉户、碗碗腔)音乐伴奏工作。对于眉户的板胡、碗碗腔硬弦等主奏乐器,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熟练的演奏技巧,生动感人,给听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黄老告诉记者,他是临潼关山中学毕业的,新中国成立后,他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学会了拉胡胡,进而参加了文艺队,19岁到西安求学,最终成为一名演奏员。


  黄老说他从小就喜欢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很早之前就想,唐代官方语言应该就是陕西话,很多唐诗按照西安话发音,就押上韵了,用秦腔来演唱唐诗,相得益彰”。


  这位在戏曲舞台上工作了一辈子的老艺术家,退休后就琢磨着用秦腔、碗碗腔等演绎唐诗,开始设计唱腔和表演形式。


  “必须将整首唐诗吃透,深刻了解了历史背景之后,我才能开始创作。因为真正吃透后,才能运用各种唱腔、乐器进行切换。”黄老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是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因为这首诗有着很强的韵律感,黄老设计用秦腔和眉户来诠释。创作完成后,他找到城墙根一家颇有影响力的秦腔自乐班,通过四十多天的排练,居然形成了一台完整的演出,自乐班的民间艺术家们唱得有模有样。黄老说:“我发现,用戏曲演绎唐诗,这个事儿能成!”


  于是,他又创作了《琵琶行》《丽人行》《长恨歌》,后来又对朗朗上口的《阿房宫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黄老说:“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拦路虎’,每当有困难,我就暂时搁置,去求助专家学者,一段时间后又继续。”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黄老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将这些诗词歌赋和陕西地方戏曲结合了起来。


  机遇


  本报公益活动给了唐诗爱好者发挥的舞台


  2022年,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主办、《西安晚报》承办的“千年一城韵 半部全唐诗——西安唐诗总动员大型城市文化公益活动”启动,为期半年的时间中,通过学者访谈、唐诗推介、少儿书画展等形式,让古都西安诗意弥漫。


  在报纸上看到活动启动后,黄育英老人颇为心动,他找到了同住一个家属院的老同事——著名碗碗腔表演艺术家温喜爱,激动地说:“《西安晚报》这个活动给了唐诗爱好者发挥的舞台,接下来就看咱们的了。”


  对于黄老的执着,只比黄老小10岁的温喜爱十分感动,觉得自己这个“年轻人”义不容辞。温喜爱随即与西安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主任呼延梅文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她的大力支持。中间虽然因为疫情的缘故停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场以秦腔、眉户、碗碗腔等陕西地方戏曲和二胡、琵琶、古筝等民族器乐相结合的音乐会,终于在2023年年末与观众见面了。


  记者了解到,这场音乐会名为“戏彩长安——民族声乐·戏曲作品专场音乐会”,上半场演出是以唐诗为载体,以地方戏曲为音乐元素,汇集了秦腔、眉户、弦板腔、线腔、同州梆子、阿宫腔等;《阿房宫赋》则是音乐会下半场演出的重要内容。


  赓续


  上百位艺术家弦歌不绝


  在黄老创作的基础上,著名作曲家刘阳重新编排了《阿房宫赋》。刘阳首先确立了创作基调,即打造陕西特色文化品牌。经过深思熟虑,刘阳将音乐会分为四个乐章,《四海统一》《秦宫》《秦人》《秦地》。


  《四海统一》是要表现大场面的,但第一个版本出炉后演唱效果一般,大家都认为表现力不够。“著名作曲家张大为曾把诗人写秦岭的诗句摘出来组合在一起演唱,第一句就是‘终南阴岭秀’,非常有感觉,我受到了启发。”刘阳向记者娓娓述说着,“我就在想,如果把这个诗用秦腔的花脸在民族管弦乐队中进行呈现,是不是可以一鸣惊人?想想看,上面飘着一个女高音,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的声音,很美的一个声音,突然四句一朗诵,秦腔花脸的慷慨激昂与柔美的女声相映衬,有一种霸王别姬的画面感,这么去构思,很快就改出来了,效果十分惊艳。”


  第二乐章《秦宫》是按照碗碗腔进行创作的,表现的是秦宫的富丽堂皇以及宫女的婀娜多姿,碗碗腔的主奏乐器二弦子、板胡和碗碗,特别抓人……前面的铺垫行将结束之时,男女声二重唱闪亮登场,女声是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主唱、民族女高音刘梅,男声则是中国-中亚峰会时曾在大唐芙蓉园进行演出的声乐表演博士邢立珂,两人的配合堪称完美,如听仙乐耳暂明,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第三乐章《秦人》没有唱词只有音乐,刘阳认为音乐需要对比,不对比就会千篇一律,所以使用了西安鼓乐的素材“婆罗门引”。


  第四乐章《秦地》则使用了碗碗腔里大家耳熟能详的《借水》,在二胡协奏曲中尝试加入了20个女声三声部的合唱,并与乐队交替进行,呈现了另一种别样的色彩。


  悠悠文脉,诗意之美,绵延传承,弦歌不绝。


  12月19日,音乐会如期上演,这背后有鲐背老人黄育英的坚守,有著名碗碗腔表演艺术家温喜爱的执着,还有西安音乐学院及各地上百位艺术家的支持。


  曲终人不散,艺术家们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创新这种新颖的演奏形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戏曲,爱上戏曲,更好的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标签: 阿房宫赋

阅读:0

返回首页